发布日期:2025-06-27 17:46 点击次数:52
在慢性淋巴细胞 (CLL)患者体内,布鲁顿酪氨酸激酶(BTK)参与癌细胞“生长信号”——B细胞受体(BCR)信号,促进恶性B细胞增殖,而抗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2(BCL2)的过度表达则让这些恶性B细胞不会发生凋亡,相当于癌细胞的“生存保护”。因此,同时采用BTK抑制剂和BCL2抑制剂可以从两个不同方向抑制癌细胞。
国际顶级医学期刊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》(
NEJM)日前发表的一项3期临床试验显示,通过 微小残留病(MRD)结果动态指导治疗方案, BTK抑制剂伊布替尼 联合 BCL2抑制剂 维奈托克的双靶向方案治疗CLL具有亮眼优势:CLL患者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高达93.9%,显著优于BTK抑制剂单药(79.0%)和传统化疗方案(58.1%),该组合还能让66.2%患者在2年内实现MRD转阴。
截图来源: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
这项名为“FLAIR”的研究是一项3期、多中心、开放标签试验,在英国99个中心招募了既往未接受过治疗的CLL患者,共786例患者接受随机分组,分别接受伊布替尼联合维奈克拉治疗(260人)、伊布替尼单药治疗(263人)或FCR化疗(氟达拉滨-环磷酰胺-利妥昔单抗,263人)。
治疗基于MRD指导,即患者治疗总时间为“从开始治疗到首次外周血中MRD不可检测到的时间”的两倍。
微小残留病(MRD)是导致疾病复发的根源,其不仅与生存期密切相关,也能准确反映治疗后的肿瘤负荷、有效地评估缓解深度。
当患者体内残留CLL细胞低于万分之一个白细胞时,则为MRD不可检测到。
患者体内MRD阴性可能存在两种情况,一是确实已经不存在CLL细胞,二是由于检测敏感性限制导致无法检测到微量CLL细胞。
此前的中期分析已显示双靶向联合治疗优于FCR化疗,此次分析重点关注双靶向联合方案是否优于单药靶向治疗。
研究结果令人振奋。双靶向联合治疗组66.2%的患者在2年内实现骨髓MRD转阴,而单药靶向治疗组无一例达到该标准,FCR化疗组该比例为48.3%。
经过62.2个月中位随访,双靶向联合治疗组仅6.9%的患者出现疾病进展或死亡,单药靶向治疗组这一比例为22.4%,FCR化疗组为2.6%,双靶向联合治疗组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分别比单药靶向治疗组和FCR化疗组降低71%(HR 0.29;95% CI,0.17~0.49;P<0.001)和87%(HR 0.13;95% CI,0.08~0.21;P<0.001)。
5年无进展生存率方面,双靶向联合治疗组以93.9%的亮眼数据领先于单药靶向治疗组的79.0%和FCR化疗组的58.1%,死亡风险相比另两组分别显著降低59%(HR 0.41;95% CI,0.20~0.83)和74%(HR 0.26;95% CI,0.13~0.50)。
双靶向联合治疗组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。
这项研究为CLL治疗提供了有力证据。MRD指导下的 双靶向联合治疗 不仅大幅延长患者生 存期,更带来深度缓解(MRD阴性),这些发现支持根据实时疗效进行个体化 治疗。
点击文末“阅读原文/Read more”,即可访问期刊官网阅读完整论文。
欢迎投稿:学术成果、前沿进展、临床干货等主题均可,。
封面图来源:123RF
参考资料
[1] Talha Munir, et al., (2025). Measurable Residual Disease-Guided Therapy for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.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, DOI: 10.1056/NEJMoa2504341
[2]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,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,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工作组.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与临床解读中国专家共识(2023年版) [J] . 中华血液学杂志, 2023, 44(3) : 182-187. DOI: 10.3760/cma.j.issn.0253-2727.2023.03.002.
免责声明: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,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,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。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。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,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。
版权说明: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,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。转载授权请在「医学新视点」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。
上一篇:2025年4月新车集结:江淮钇为3、东风风行星海S7等多款新车亮相
下一篇:没有了